落实信息提升工程 拓展教师专业能力

——淮安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案例

 

近几年,学校紧紧抓住现代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加大投入硬件、加强师训、提高师能、实施新课程改革、优化管理等方面做了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苏教师[2015]3号)文件要求,提高淮安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普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带动相关学科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我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组建信息团队

1.进一步健全组织结构,加强统一领导。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我们组建了校信息化团队,商讨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工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2.建立校园信息管理与维修群,方便教师交流与研讨。学校教师参与到网站信息的日常更新和维护,组织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指导培训等工作。 

3.制定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为了更好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学校制定了网络管理制度。 

二、探索实践,打造智慧校园

1.深化信息化教育研究。今年8月,在全国中央电教馆电化教学研讨会上我校申报的主课题“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研究”,作为典型案例交流,并成为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其子课题“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个性化创客学习研究”也成为中央电教馆课题。同时,学校教师申报的省市级课题、撰写的论文多与信息化教育相关。

2.研讨新媒体辅助的课堂,不断深化实践。学校英语团队获批全国的“智慧课堂工作室”之一,享受国家研究资助津贴。学校有多位教师今年参加语文、数学、品德、信息技术等“信息化能手”课堂教学比赛,多人获得一等奖。英语组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白板、平板等进行“翻转课堂”展示,获得好评。

3.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信息提升培训,不断更新理念。学校组织教师赴陕西参加“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去沈阳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培训”。

4.关注学生信息能力发展,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建有“比特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等教室,开设“3D”打印、“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创客物联网”等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营造校园信息化运用氛围,加强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

三、开展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信息运用培训,拓展信息能力。学校结合“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辅导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进行线上学习、线下研修,对“微课”、“翻转课堂”、人人通等新手段进行培训和指导,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1.“微课”培训

学校组织教师参与“微课”制作培训,明确微课具有时间短、教学内容精、资源容量小、学习移动性、和学生自主性等特点,从微课录制方法、类型、使用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与指导。通过实践,我校的微课主要应用于:预习导学,为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引发思考和产生问题;难点处理,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或典型问题创新问题情境、提供思维的过程性内容;巩固拓展,对一些学生还没厘清的知识点,可提供巩固拓展的微课来及时解决学习困难。我校教师每学期都能制作微课,并上传至网络空间,供学生学习。

2.“翻转课堂”模式培训

学校经常组织“翻转课堂”集中研讨交流活动,让老师们对“翻转课堂”的意义、功能、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校青年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在各学科进行教学课堂实践和探索,执教《莫高窟》《圆的认识》等课堂在学校展示研讨,并获得国家“一师一优课”“部优”称号。

3.“希沃白版”培训

学校关注教师新媒体应用能力提升,向教师讲解一体机的使用,如蒙层、放大、缩小、书写等,教大家把交互功能在教学中使用出来,如,插入田字格和楷体字,字音识别等,还讲解利用希沃助手拍照上传学生作品等方法,让教师感受到新媒体的便捷,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勤于钻研,初见实践成效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全校教师均能独立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PPT课件或使用白板制作课件,会使用录屏软件或手机制作微视频,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能够独立灵活使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越来越多。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 

学校老师积极使用云平台进行教学,上报中央电教馆五节录像课,一等奖二节、二等奖一节和三等奖两节。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今年有66节获得市优。

回顾一年的工作,可以看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水平,教师的信息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学校能力提升培训初有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信息工作的条件,创设好信息化平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正常学习、家长的关心帮助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