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历史201901:挚爱真善美 关切天地人

挚爱真善美 关切天地人

2019年1月

季芳 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12月,是反思的一月,结合10月北京研修的内容,我们“名师领航”工程历史项目组进行了“可靠的历史应指向健全人格”沙龙稿的撰写。每位成员依据自己对“可靠的历史”与“健全人格”的理解,撰写并交流感悟。

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就是“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历史教育,史学是“载体”,教育是“灵魂”。关于“教育”的概念,《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人向善的活动才是“教育”,这种“善”即健全的人格。因此,可靠的历史教育不单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更应是精神教育、价值观教育,指向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作为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是一种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其养成的过程正如柏拉图所言:精神和品格所构成的“人格”,就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既包括“求是求真”的研究习惯,更包括“求善求美”的道德习惯。历史教育,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合作对话等课堂学习活动,在提升“做历史”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养成 “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的习惯,从而成就健全的人格。

“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是冯骥才先生对学生的期望,若作为对“健全人格”的概括,也是恰当的。追求“真善美”是认识自己,对自身的价值追求,是“独善其身”。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如能经常受到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强化,自觉感悟历史长河中优秀人物的卓越品质,体会关键时刻历史抉择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反思自身,以古观今,以史观我,确定自身性格的弱点并克服之,发现自身性格的优点并发扬之,“真善美”等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就会逐渐成为习惯而固定下来。关切“天地人”是关怀他人、世界,对“大我”的价值追求,是“兼善天下”。个人是生活在社会、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的分子。学生在学习古今中外历史过程中,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理解民族、国家的历史状况与特点,运用唯物史观解析人与自然、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类、人与自然均是命运共同体,明晰个人的主观能动对周围世界可能施加的影响,从而养成对他人、对自然、对世界负责的责任担当意识与习惯。

不以人格健全为旨归的历史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历史教育。郭富斌老师说,历史学习是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过程中逐步完善健全的人格,即精神自由、自强不息、思想独立、积极乐观、自信坚韧、善良勇敢的个人品质,以及宽容感恩、互助合作、奉献乐享、关怀生命、关切环境、造福世界的担当意识。这些品质与意识内化为稳定的习惯,提升认知力、行动力与价值判断力,成为生活的正确向导,将会受益终身。因而,作为历史教师,以历史课堂为主阵地,不遗余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与意识习惯之养成是应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