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江苏教师发展研究 » 成果展示

学前6月:调研教研融合 彰显儿童视角

常规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服务基层幼儿园。在调研中,调研组人员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从现场观察的视角给教师和幼儿园提出意见和建议。教研活动的目的在于运用一些教学规律、发展规律对当前的活动和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和探查,进而发现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调整策略等等。调研、教研的指导在一定区域内是一种专业导向、一种价值评价。滨湖幼教多年来坚持以调研促规范实施的研究,整合区域教研力量,通过“自主调研、常规调研、专题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调研主题,调研与教研融合,进行深入现场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坚定儿童视角,规范保教行为,为区域保教质量的提升和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下以一次“区域游戏的常规调研活动”为例,呈现我们通过调研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关注儿童视角的过程与思考。

 

一、调研——发现“重目标、重形式”的问题突出

    1.一个场景

这次的区级常规调研活动,我们来到一所以民族民间游戏为特色的幼儿园。在大班走班区域游戏时,我走到了一个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提供的材料都是竹竿、竹筒。我看到活动提示牌上,老师预设的玩法是孩子们进入活动室,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竹竿舞。我发现在室内的空场地上留下几个孤零零的竹竿舞底架,几个孩子则拿起面上的两根竹竿在快乐地骑竹马了,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穿梭在走廊和活动室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室内大部分的孩子聚集到了一个角落里,这里是一组竹筒玩具,由同一规格的打了三个孔的竹筒和细竹棍组成,这个空间成为当天最热门的区域。

我看到在这里的孩子们在组合变化这些材料:细竹棍两头插上两个或四个竹筒,这是举重;细竹棍套上一个竹筒,这是锤子;几个竹筒正反面结合,拍拍打打就是爵士鼓)三根细竹棍串联三个竹筒,那是自己设计的机关枪;竹筒直接垒高就是高楼;手握一根竹棍,在三个竹筒中轮流捣拾,这是舂米还是捣乌米饭的汁......

2.一段对话

此时班上的A老师走来,连声解释:“今天下雨,不然这组材料是在户外玩的。”我问:“如果在户外游戏,你会怎么做?”“这是自制的一套跨栏玩具,我会带着孩子们练习跨跳,然后再让他们探索一物多玩。”“除了跨跳,这组材料还能怎么玩?”“除了跳......我想不到还能玩别的了。”我正想说:“看看孩子们怎么玩的吧?”老师因为有新的幼儿进入活动室,忙着去指导竹竿舞了。

3.调研发现

看着教师忙碌的身影,我为教师错过这么精彩的片段而惋惜。我发现在走班区域游戏中教师对游戏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普遍指导水平一般。教师对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进行包办,幼儿对内容、材料、形式以及同伴的选择受到限制,教师隐性控制着幼儿向同一方向发展,幼儿的自由度有限。另外教师的观察和指导随意,东走走西看看,忙于维持纪律,组织预设的流程,关注形式和内容,而不是孩子的行为,缺乏儿童视角。真是“忙了教师,苦了孩子”。

 

二、教研——引导“看表现、看经验”的对话方式

1.一段实录

观摩现场结束后,园内部分教师和调研组成员一起进行调研反馈,并围绕“形式与表现”“材料与经验”开展教研活动。关于其中的“竹竿舞”活动,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幼儿园老师和调研组老师的共同研讨。

我先请组织“竹竿舞”内容的A老师介绍活动情况。A老师说:“竹竿舞是我园的传统民族民间游戏,这次走班游戏中,我们预设让孩子自选持竿者和跳舞者的角色,持竿者击竹的节奏是‘开开关关’,跳舞者的节奏是‘点点跨跨’,孩子们听着音乐跳完一首曲子就是完成游戏了。”

问题1:游戏是不是需要明确的任务?

幼儿园A老师说:“我们只是建议孩子可以这么玩,并没有强迫,他们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调研组的X老师说:“我记得《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 》这本书上写道:若一个孩子主动带着狗去院子里玩耍。这就是游戏,但若是父母要求孩子出去遛狗,那就不是游戏了。”

调研组的L老师说:“所以我觉得对于游戏的定义要看儿童是出于自愿还是因成人的要求而做某件事情,带着明确教学任务的内容就少了游戏意味。”

调研组的W老师说:“我们今天看了几个区域活动,发现幼儿在园里的活动控制有余而自由度、自主性不足,表现为:大量活动是在教师设计、引导、高控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干预比较多。”

幼儿园G老师说:“我们老师大多从成人的角度预设课程,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需要和喜好。”

    问题2:为什么孩子们对玩竹竿舞不热衷?

我给老师们看了图一图二照片。

    幼儿园A老师说:“孩子们一开始还是跳竹竿舞的,只是跳了几次后,就觉得厌倦了。”

幼儿园的H老师说:“是不是这个内容孩子们玩了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

调研组的S老师说:“我们看得出竹竿舞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那今天的内容和形式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有新的挑战呢?他们有没有在竹竿舞上获得新的经验呢?”

调研组的W老师说:“孩子们已有玩竹马的经验,所以照片中孩子们用竹竿玩两人竹马、三人竹马,这就是在运用经验、迁移经验。”

幼儿园的Z老师说:“对于孩子来说,一成不变的竹竿舞已经没有挑战了。用竹竿骑竹马的过程,孩子们觉得自主、愉悦,因为场地可以跑动、人数可以变化、形式可以自创。”

问题3: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是怎么玩的?

我再给老师们看了竹筒玩具的这一组照片。

幼儿园A老师说:“这是户外体育活动时的跨栏,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搬到室内,孩子们第一次玩,感觉新鲜,所以玩的人比较多。”

调研组的X老师说:“孩子们在组合、拼装,自己设计玩法。”

调研组的L老师说:“孩子们利用竹筒玩具进行举重、打击乐、机关枪,这些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的重现。”

幼儿园A老师说:“我怎么没有发现孩子们有这么多好玩的玩法呢?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

问题4: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竹筒玩具?

幼儿园Q老师说:“竹筒上有高低不同的孔,加上细竹棍的组合,能给孩子的游戏带来变化。”

调研组的S老师说:“这套玩具还隐含着数量、形状、材质等元素,它们是孩子建构经验的中介。”

调研组W老师说:“这个活动室的内容,除了竹竿舞,就是竹筒了,相比而言,这组材料更加开放、多变。”

幼儿园G老师说:“对于竹筒玩具,老师没有要求玩法,所以孩子们有较高的自由度。”

我说:“材料是高结构还是低结构,源于教师对玩法的控制和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们利用竹筒玩具表现出来的这一个个生动盎然的情景,得益于这些没有附加要求的低结构材料,它们支持着孩子充满好奇心的实践和富有想象力的探索,他们在不断运用经验、习得经验。”

问题5:材料的单一会不会限制孩子的行动?如何让孩子的经验得以延续?

    调研组的Z老师说:“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粗细、长短、有孔无孔的竹筒,这样可以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调研组的X老师说:“我们还可以提供游戏百宝箱:例如加入线、绳,铁丝(可弯曲)、短竹棍等。可以让幼儿尝试进行竹筒链接,拼装陈各种不同的造型,进行创意活动,开发新的玩法。”

调研组的L老师说:“多层次材料同时提供,让孩子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调研组的S老师说:“提供什么,见仁见智,重要的是现有的材料太局限了。”

    我说:“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自己的新玩法,很有意思,是否不要太急于去设想下一步怎么提供呢?因为孩子才开始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玩,不妨后续观察观察再看?就今天孩子的尝试来看,他们还是饶有兴味的。老师们可以先不提供,而是观察幼儿玩法,拍照。慢慢会发现同质化严重,这时就提供新鲜工具,会激发孩子更多玩法。”

幼儿园的G老师说:“对,先观察,后提供。”

我说:“经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支持,短暂的兴趣无法转化为持续的游戏或者探究意图。”

问题6:走班区域中教师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幼儿园的A老师说:“我觉得对某个孩子或某组孩子的跟踪观察,在班内游戏中进行比较适合。”

调研组的S老师说:“走班游戏时的观察主要是关注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拍照记录,上传园内资源共享平台,游戏后各班在回顾时分享大家的游戏经验。”

    调研组的W老师说:“我们也在进行混班游戏,每个区域都有小便签,区域老师对该区域幼儿进行观察并记录,不一定是本班的幼儿,便签给幼儿带回班级交给老师。”

    调研组的L 老师说:“走班还是观察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好。我们会发现不同班级幼儿对于统一材料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玩法。”

我说:“观察,观是看,察是对儿童行为的体查和解读。每个区域中老师可以站点观察,利用孩子们的走班游戏牌,记录孩子进入离开时间,材料使用情况。基本上也是不停滞不干预。老师只对频繁更换区域的孩子重点观察和指导。”

调研组的X 老师说:“无干扰地观察幼儿,能发现孩子身上真的有很惊喜的故事,她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去反思,从而更深地了解孩子。”

幼儿园的G老师说:“信任、放手、观察、支持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孩子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探索中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

2.教研解读:

教研活动针对具体片段的研讨和分析, 能帮助教师集中发现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改正策略;便于创造民主、公平的研讨环境,让每个参与教研的主体都能畅所欲言;教研结合照片进行解析,能较真实地再现场景,从而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三、融合——推进“观儿童、审自己”的视角转变

在这样调研、教研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信息的收集,梳理了教师在区域游戏指导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在研讨活动中进行集体学习、及时调整、资源共享,使得本次调研的成效得以延续。对调研组人员来说,这样的协作与对话也是一次梳理学习,一次意义建构。调研、教研融合推进,引导教师们将视角转向关注儿童的表现,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儿童观、游戏观。结合此例,调研、教研进一步的融合建议如下:

1.注重价值引领

儿童视角强调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凸显儿童的主体性地位,从儿童视角进行价值判断,是幼儿园教研活动必须注意的首要环节。“孩子喜不喜欢?”“它们提供给孩子哪些学习与发展的契机?”“他们是否获得学习体验和成长快乐?”通过对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当前活动的必要性进行甄别与确定,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目前实际教研活动中较少进行的环节。我想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源源不断,因为它们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园的教育探究生动盎然,因为它们来自于不同的孩子。只有“有儿童意义”的活动才适合在幼儿园展开,只有“适合儿童价值”的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

2.提供观察的支架

    重新认识儿童,可从观察入手。我们可以借鉴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群中推荐的观察支架: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的方式记录。在这一支架中主要就是看孩子在活动中是否有操作材料时遇到困难,是否较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区域活动,频繁更换区域等,如果有,老师会在计划和回顾时特别留意他们,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他们是积极主动的,就不干预,如果是消极或者茫然的,老师就会给予一些帮助建议。同事们之间可以以即兴谈话或沙龙的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也可以正式讨论),坚持做1-2个月。慢慢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视角在转变、思维方式在转变,学会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 “他们喜欢什么活动?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喜欢在哪玩?”。同时学在满足了儿童兴趣的基础上老师会衡量活动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如“儿童现有的经验是怎样的?现阶段需要获得什么样的发展与支持?活动的设计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重塑“儿童视角”。

  

研究儿童视角是一件既迷人又有价值的事情,儿童视角透露出来的是对儿童的信任,以及对成人恪守观察者、支持者和游戏同伴身份的坚持。“如何让儿童的学习有趣一点、有效一点?”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调研教研相互融合,彰显关注儿童的视角,这样的研究我们将持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