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当前位置:东部卓越教师 » 学情简报

东部卓越教师高研班小学语文学科培训总结(浙江)

一、主要形式和方法

1.听取教师培训专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一线小学语文名家的专题学术报告。

2.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浙江卓越学员课堂教学观摩,学员互动评课后,专家现场评点。

3.学员综述播报和15分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点报告。

二、取得较好效果的培训内容

1.学术报告:刘力教授的《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十点研究建议》、汪潮教授的《基于“学理”的语文教学》、吴洁敏教授的《解读“朗读”节律》、王崧舟老师的《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陈琴老师的《我的母语如歌》、魏丽群老师的《童趣语文》和张林华老师的《汉字的字理分析》都给学员以理论的开启,实践的引领,感悟颇深。

2.学员课堂观摩:张敏华的《玲玲的画》、黄吉鸿的《渔歌子》、张幼琴的《花的勇气》、包林军的《杨氏之子》、张小洁的《儿童诗创作》、洪峰的《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都可圈可点,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浙江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给与会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进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学理思考。

3.观点报告:傅登顺的“习作教学知识介入”,张敏明、姚水红的“字理与语文教学”,张显燕与毛芳芳的“语理与语文教学”,项声菊的“学本课堂建构策略”观点报告等,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个性化地呈现了自己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索,给人以理思。

三、突出的优势(或典型案例)

1.学术引领的前瞻、有效

汪潮教授的《基于“学理”的语文教学》学术讲座,全体学员一致给予了极高评价。对于向来偏重于感性思维的语文教师来说,确实需要具备一种理性的思辩思维,需要一种对学习原理的关注和学习过程的哲思。汪潮教授的讲座带来了巨大的语文教学“冲击波”,尤其是他讲座中提及的“语文课的现代结构模型”,更是给全体学员打开了一扇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径,学员有如醍醐灌顶。

王崧舟老师的《语用焦虑和实践突围》,从“文辞语境”、“文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次,以理论联系实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展示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听其讲座,如沐春风。

陈琴老师的《我的母语如歌》,向全体学员展示了古诗文精彩的吟诵境界,讲座中,陈琴老师激情澎湃,学员听得如痴如醉,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感叹,原来古诗词吟诵有如此迷人魅力,听君一席话,惊醒梦中人。

2.即兴点评的真实、有用

根据学员的反馈,此次培训最让他们直接受益的是每次课堂教学观摩之后汪潮教授的即兴点评。每次观摩课堂教学之后,在学员发言点评的基础上,汪潮教授对每一节课作深入浅出、切中肯挈的精彩点评。既肯定教学的优点,又严肃、真实地指出不足,最后提出建设性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学员听了之后,往往茅塞顿开,悟出语文教学之妙。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模式,这样高境界的引领,这样真实、有效的培训,很享受,很难忘。京苏粤三地学员很羡慕浙江学员有如此优秀的导师。

3.全员参与的展示、提升

(1)此次活动,浙江学员人人参与,个个出场。从活动主持、综述播报、观点报告到课堂观摩,大家自年内开始认真准备,反复演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质量,展示了浙江水准。

(2)除浙江学员外,来自京、苏、粤三地的学员也人人上场,参与评课、汇报、互动,展现了各地学员的风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值得反思的问题

1.如何控制培训节奏,亦张亦弛,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增进了解,促进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缔造学员友谊。如果在时间安排上多出一、两天,可能更加理想。比如,每次培训周期为9天左右,这样整个培训节奏就显得不会太局促、紧迫。

2.学员在年龄结构和学识水平上尚有一定差距,这应该为第2期的学员选拔提供参考,尽可能地严格把关,确保整体优质。

3.在培训内容的选择和定位上可以更聚焦,寻求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