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当前位置:东部卓越教师 » 学情简报

东部卓越教师高研班小学英语学科培训总结(浙江)

一、主要形式

1.专家讲座、理论提升。听取教师培训专家、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专家、一线小学英语名家的专题学术报告。

2.课堂观摩、实践浸润。浙江英语特级、浙派名师班学员教师、浙江卓越学员课堂教学观摩,学员互动评课后,专家现场评点。

3.观点碰撞、提炼风格。学员综述播报和小学英语教学观点报告。

二、主要内容

九个专题讲座:

浙江大学刘力教授《对课程建设的十点研究建议》。建议一:课程建设要重视双向建构的模式和整体思维;建议二:课程建设要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和文化自觉;建议三:课程建设要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建议四:课程建设要兼顾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模式;建议五:课程建设要注重整合;建议六:课程建设要重视学生的课程观;建议七:课程建设要有领导力的意识;建议八:课程建设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变革;建议九:课程建设要特别注重原理性探讨;建议十:课程建设还要认真研究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

班主任邵艳红博士《第三阶段方案的解读》。紧紧围绕本期的培训主题:基于“语境、语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针对性的给学员进行方案解读,并让大家围绕主题,提出本期研修的具体要求。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伐教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追问法与学生语篇感的培养》。语篇分析有宏观语篇分析和微观语篇分析。语篇连贯和意义推进,即从文本的小句与小句间的关系,上下文衔接手段,语篇中意义递增等方面,细致深入的学习语篇。追问(chain questions)可以检查学生对语篇中新增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核心信息的阅读习惯。追问也可有效的运用到师生间的话轮交流,通过追问既可以提高师生间的交际能力和互动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滕梅芳校长《九年一贯全人浸润课程》介绍。介绍“全人浸润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作了重点地诠释,并且向来访的学员展示了孩子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快乐。

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沈雨老师《以资源为抓手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构建》。用生动鲜活的教学实例,质朴的教学指导,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对语篇背景下的文本构建策略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诠释。通过沈老师对讲座的不断深入,学员们对语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本再构的思路也开阔起来。

浙江外国语学院邵艳红博士《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观》: 语言学中的语境观介绍,以及学员课堂中的真实语境与无关情景比对,强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界限以及在小学课堂中的误读。提出语篇与语境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任何语篇的产生与理解和语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可能孤立于语境之外。因此,课堂中当教师们创设的语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情景语境中的语场、语旨、语式发生变化时,相对应的语篇内容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是在不同情境中的句型操练,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毫无意义。同时,在书面语篇与口头语篇的切换中,教师们同样也要关注语言的变化。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吴卫东教授《中德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通过“重视差异与追求平等”、“合科教学与分科教学”、“强调体验与注重接受”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德基础教育的差异。吴主任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跟我们分享了大量她本人在德国学习期间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深入浅出,让学员受益匪浅。

温州籒园小学的吴迎迎特级教师《如何解读小学英语教学文本》。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出发,用《麦克白》的四个不同设计的教学故事启发学员们的思考:如何正确地选择文本、解读文本。“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这句话,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郑文老师《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研究》通过课例分享对于“情景创设与语言运用”以及“”文本解读与目标定位“的观点。提倡立足教材、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学习语言。帮学员梳理分析教材的思路,即解读文本、确定话题、设定目标、设计活动、突破重点、把握时间。

七节精彩课例: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倪思聪老师的《A Leader》,绍兴市齐贤小学杨惠老师的《Last Weekend》,学员杨㑇的《Four seasons》,杭州市学军小学金菲飞老师的《Let’s Spell》,学员陶洁的《Feelings》,嘉兴市实验小学李树的《In The Class》以及温州市实验小学夏恩力老师的《On The Moon》。

三、主要特色

1.主题引领、风格凸显:本次研修的主题为《基于“语境、语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班主任邵艳红老师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教学课堂中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进行的界定,以及语篇分析中强调的对于语篇意义的分析而不是语篇结构的分析对学员的本次研修产生了发酵的作用,引发了学员对于课堂语境与语篇的新思考。专题讲座中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员郑文老师的《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研究》,省特级教师沈雨的《以资源为抓手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构建》,省特级教师吴迎迎的《文本解读》,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滕梅芳校长的《全人浸润课程介绍》都是围绕了语境和语篇来进行。实践浸润中,所有授课教师的选题都从语篇入手,围绕着语篇的意义解读以及语境的创设来解读文本呈现课堂。

2.“先体验——后概念——再实践”的体验式培训模式。本次研修安排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了解浙派教学风格,在排课这一环节特别先安排学员去杭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观摩听课,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倪思聪老师的一节课让学员们首先从视觉与听觉上感受到了浙江课堂教学中对于语篇教学中语境创设的独特安排与设计。有了语篇教学的最直观的教学视觉与听觉大体验。然后聆听专家讲座,邵艳红导师讲解语境与语篇的理论意义与概念关系,省教研员郑文老师铺陈浙江省语篇教学的教研成果,省特级教师沈雨老师和吴迎迎老师再从实例中讲解语用文本的构建策略。一步一步带领学员建构语篇教学的清晰概念。最后,学员们回归课堂,观课、议课。把头脑中清晰形成的语篇概念放在真实的课堂再重新实践。达到实践性理论与理论性实践的双结合。

3. 专业学术引领,指导理论性实践

赵伐教授以及邵艳红博士分别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角度和语境角度为学员阐述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与导向,把本次研修提升到了学术专业的引领。赵伐教授的语篇连贯讲解,让学员在初次接触意义推进的同时,也为今后的本文解读与本文分析找到了更专业的思考方向。结合邵艳红博士的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的创设与分析,让本次研修的基于语境语篇的小学阅读教学更加规范、更加有层次感。总体来说,中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学绝对不能偏离语言的本质与规范而盲目地倡导与语言无关的兴趣或交流。只有基于语言思维能力提高的英语课才是真正的语言课。

刘力教授和吴卫东教授的关于课改和中德基础教育比较的跨学科讲座,为学员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的另一扇门。走出学科看教育,看到是不一样的自己。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用专业理论来指导实践,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明确理论来源,避免了实践中瞎子摸象各自解读的教学误区。

4. 发挥学员潜能,提炼实践性理论。首先,每一场专题讲座均安排浙江学员主持、点评。让学员在了解讲座专家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讲座专家的专业及特色。每一场讲座结束后的学员心得体会分析,一方面促进学员在听讲时能够及时思考内化,另一方面督促学员积极参与没一个话题的讨论与共享;其次,安排学员观点报告讨论会:四地学员的观点报告形式多样,角度新颖,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个性化地呈现了自己近年来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最后,安排浙江省学员一天一篇日志,记录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不仅能够留下珍贵的记忆,也能及时把学员的所思所想完整地保存下来。除浙江学员外,来自京、苏、粤三地的学员也人人上场,参与评课、汇报、互动,展现了各地学员的风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卓越教师的培训,不仅仅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一次小结,而应该结合理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炼出新的理论知识来,这样的理论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和推广性。

四、值得反思的问题

1.如何控制培训节奏,亦张亦弛,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增进了解,促进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缔造学员友谊。如果在时间安排上多出一、两天,可能更加理想。比如,每次培训周期为9天左右,这样整个培训节奏就显得不会太局促、紧迫。

2.学员在年龄结构和学识水平上尚有一定差距,这应该为第2期的学员选拔提供参考,尽可能地严格把关,确保整体优质。

3.在培训内容的选择和定位上可以更聚焦,寻求更优化。